近日,金智教育研究院发布了《“互联网+”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》。
报告以全国范围内222所高校、279名高校信息化建设分管校长、
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等广泛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,
全面、客观地总结了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现状,
并着重分析了“互联网+”给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理念变化以及模式创新的时机、条件和途径等问题。
报告指出,中国高校信息化二十余载,先后历经校园网、数字化校园两大建设阶段,
现已迈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。
整体来看,大多数高校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平台和管理应用系统,
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,
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公有云或Saas化建设方式,
不同类型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方面表现参差不齐。
在信息化治理方面,整体战略规划、组织结构、管理队伍以及经费保障等因素无法与信息化需求相匹配,
成为信息化建设效果不尽人意的重要因素。
伴随着国家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的推进,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报告分析指出,高校信息化领导及管理者对“互联网+”颇为关注,
并认为“互联网+高校”的内涵和价值已经突破了技术和工具层面的支持,
而更加注重在战略层助推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。
因此,信息化建设将实现高校全方位的业务支撑和管理变革,帮助高校构筑和保持核心竞争能力。
要实现这一目标,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用户需求为驱动,
连通内外部资源和服务,进行系统重构,而不是局部升级。
目前,大多数高校已做好了转型准备,已采用新模式或三年内预计采用的高校占70%左右,
只要有成熟方案和成功案例验证,高校将欣然接受新模式。
当然,“互联网+高校”是一项系统工程,不仅要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,
更重要的是供需双方能够深度合作,并创造性的解决高等教育领域的独特问题。
金智教育研究院表示,这份报告反映出“互联网+”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转型迫在眉睫,
当前,各高校在理念层的准备已经做好,关键是如何找到“互联网+高校”的落地方案和实施路径,
整个行业还需要加快探索步伐,以期在更深层次助推高等教育发展。

2.应用系统总体建设状况

3.高校管理服务与互联网化的关系

4.“互联网+高校”率先突破的领域

5.“互联网+”技术在高校应用普及程度
